2201吉林省長春市
長春市位于北半球中緯地帶,歐亞大陸東岸的中國東北大平原腹地,居北緯43°05′~45°15′;東經124°18′~127°05′。2015年,全市總面積20593.5平方公里,市區面積4789平方公里,建城區面積506平方公里。長春市居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中部,地處京哈與琿烏兩條交通線交會處,是吉林省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中心。長春市西北與松原市毗鄰,西南和四平市相連,東南與吉林市相依,東北同黑龍江省接。
從唐朝渤海國開始,松花江流域就是重要的貢品產地,其中糧食是重要貢品之一。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關于貢米的傳說。2007年8月,其塔木鎮發現“倉官碑”殘碑,碑上 書有“皇糧”二字。經專家考證,清康熙年間打牲烏拉衙門曾設官莊五處,統稱五官屯,位于長春市九臺區,而這五處官屯中的前其臺木與后其臺木就在今天的其塔木鎮?!皞}官碑”的發現,證實了此前關于貢米的傳說。
長春地區是東北自然地理中由東部高山向西部草原過渡的黑土地帶,這是世界僅有的三大黑土區之一。黑土地與源自長白山天池的松花江在長春地區交匯,形成了 世界少有的“黃金水稻帶”。這里蘊育了長春大米的獨有特質。
氣候 長春市位于北緯40 ~ 45 度之間,具有非常適宜水稻生長的氣候條件。
積溫: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,四季分明,夏季溫熱多雨,冬季寒冷干燥,全年有效積溫2800~3100攝氏度,有利于水稻在灌漿期積累養分,降低米中的淀粉含量。
充足的日照:在水稻生育期日照時間長達13~16小時/天,充足的日照時間,可以使水稻制造出更多的有機物,稻米口感更香甜。
適宜的氣溫:水稻抽穗后,最高氣溫不超過30℃,避免了高溫效應,冬季的寒冷又使得病蟲害程度大大降低,減少了農藥使用量;土地中的植物纖維冷凍后, 在第二年能夠加快轉換成為水稻生長所必需的肥料。
水質 優異的灌溉用水,是大米品質的保證。長春大米的灌溉用水,全部來自松花江。松花江發源于長白山,上游自東向西流淌,在長春重要水稻產區,轉了一個60 度角的急彎,再與嫩江匯合,形成了自西向東流淌的松花江下游河道。突然轉彎的松花江,通過兩段干流河道,為這片土地帶來了雙重的滋養,而松花江的支流飲馬河、 拉林河等,更是與主河道一起,形成了交錯的水網,密布于長春重要水稻產區九臺、榆樹、德惠、農安等。
松花江水水質清澈,富含多種營養成分,沿途沒有工業污染,安全可靠。水稻產區內,水網密布,水量充足,自我凈化能力強,富含負氧離子,還有豐富的鈣、 鋅、鐵、碘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與微量元素。汩汩而來的長白山天池的“活水”,滋潤了晶瑩剔透的稻米。
土壤 長春地處東北松遼平原腹地,土地平曠肥沃。土質多為黑土、黑鈣土、沖積土、草甸土,有機腐土層深達40~100cm,土地肥沃,富含氮、磷、鉀等成分。 加之歷史上,東北是滿清龍興之地,清王朝實施了長達數百年的封禁政策,土地的高度肥力得以充分保持下來。
2017年長春市糧食生產優勢進一步鞏固,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866.5萬畝,其中玉米1517.38萬畝,水稻261.23萬畝。糧食單產水平有所提升,玉米單產679.91公斤/畝、增加18.02公斤,水稻單產565.35公斤/畝、增加4.03公斤。農業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,調減籽粒玉米57.93萬畝,增加水稻7.27萬畝、大豆24.87萬畝、雜糧雜豆10.58萬畝。
序號 | 行政區劃代碼 | 行政區劃名稱 | 示范區責任人 | 責任人聯系電話 |
1 | 220122 | 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 | 褚立洋 | 13301130111 |
2 | 220181 |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市 | 祁波 | 18642929998 |
3 | 220182 | 吉林省長春市榆樹市 | 褚立洋 | 13301130111 |
4 | 220183 | 吉林省長春市德惠市 | 祁波 | 18642929998 |